2023直销银行行业运行现状及市场前瞻

2023-05-18 18:26:01来源:互联网

在深耕精细化业务的当下,直销银行如何厘清与传统渠道的竞争边界,拓展独立发展空间,值得关注。直销银行没有实体物理网点,不发放实体银行卡,主要依托Ⅱ、Ⅲ类电子账户开展业务,业务拓展打破了时间、地域、网点等限制,曾被看作传统银行向互联网金融生态延伸的重要布局。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直销银行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显示:

2023直销银行行业运行现状及市场前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国直销银行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继民生银行2014年2月率先上线直销银行后,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紧随其后。与此同时,不少城商行也表现积极,江苏银行、珠海华润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陆续推出直销银行,希望打破地域和发卡行的限制,广泛增加客户。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银行下线整合直销银行相关渠道功能可能是从成本角度考虑,平台的客户数量较少、提供的产品数量有限,与手机银行相比基本没有优势,继续花费成本去维护运营平台的必要性不大。

当前,大部分直销银行都是非独立法人经营模式,主要依托App向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北京商报记者评测后发现,各家银行主要向用户提供的金融产品覆盖存款、贷款、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等;也有一部分直销银行向用户提供社保、医保、学费缴存、信用卡开卡等特色服务。

在传统银行模式下,一般大中型银行都要建设成千上万个支行网点,每个支行网点要拨付运营资金1000万元,每个网点要大致配置20个左右的员工。直销银行没有实体网点,没有场地租金及相应的员工薪酬和水电费用等网点经营费用和运营支出,能够极大地降低人工成本和传统网点的建设与经营成本,降低资本投入,提高资本效率。从投资理财业务来看,直销银行推出的存款、理财、贵金属等产品与银行母行推出的产品并无明显区别,且部分直销银行基础产品缺失、种类单一。

随着金融科技的日益发达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增长,传统金融业务与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先进的金融科技技术相互融合,突破了原有工作时间的约束与办公空间的限制。

改变了以往业务操作复杂、手续繁琐、耗时耗力的问题,借助新技术方便快捷的特点,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或者借助互联网金融,来提升客户办理业务的体验、加速自身的大零售业务转型。

银行直销银行货币基金仅有10款左右,可以T+0赎回的仅有1款;理财产品也仅有预期收益型的产品,没有资管新规退出后要求银行转型的净值型产品。代销产品仅有基金产品,无其他银行优质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子公司、养老险公司、券商资管等发行的理财资管产品。随着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后续又新增了各类型的投资基金产品、银行大额存单、货币型理财产品等,虽然产品货架得到了丰富、投资客群得到了扩大,与最初几款产品时的影响力也有了本质上的提升,但是始终没有一款可以长期有较好口碑、方便推广,且定位清晰的拳头型产品。

直销银行有何亮点?

从已上线的国内直销银行看,全程互联网化是最大亮点,可直接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从经营方式和产品看,网上直接开户、可办理个人消费贷款、活期存款可自动申购理财产品、定期存款可提前支取、绑定他行卡转账免手续费,还有手机APP等,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和快捷的服务。

从客户定位看,直销银行目标客户群体较窄,主要追求简单、高效和实惠,并习惯于网络工作和生活的新生代群体,真正富裕的高净值客户和老人群体大多数仍会选择传统的银行服务。

从客户行为看,直销银行不是客户的主要银行和唯一银行,而是客户的“第二银行”。很多客户只是将传统银行账户中的部分资金转入直销银行,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和更便捷的服务。因此,直销银行不会对传统银行产生较大冲击。

作为传统银行机构向互联网金融生态延伸的代表,直销银行一度被冠有指尖上的“衣食住行”等美誉。

直销银行行业报告对中国直销银行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直销银行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直销银行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直销银行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关键词:

上一篇:神圣牧师宏命令_牧师宏命令大全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