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辩识为草书遒劲版的唐铸“乾封元宝”折五合银样币
公元666年正月,即唐“麟德”三年,武则天涉理朝政,鼓动唐高宗李治在在泰山举行规模空前的封禅盛典。“封禅泰山”之后即改年号“麟德”为“乾封”( 该年号仅用了两年 ),并改博城县为乾封县(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又在泰山立"双束碑",意旨武则天与高宗共创天地。 其间,改铸新钱,名曰“乾封泉宝”,大有纪念封岳之意,这是唐代第一枚年号钱。存世有铜,银之质。
有《新唐书·食货志》载,
“乾封元年封岳之后,又改铸新钱,文曰乾封泉宝,径一寸,重二铢六分。仍与旧钱并行,新钱一文当旧钱之十”。
(相关资料图)
铸时仅八个月。唐朝政府速将其回笼销熔改铸“开元通宝”。故“乾封泉宝”存世不多,是古钱币中的稀有品种,成为珍品。钱文“乾封”,意为封禅时晒干新筑的祭台(明曰:干封)。
“乾封泉宝”直径2.5厘米。钱币面文隶楷相兼。“乾封”二字蕴含楷意,
“泉”字则完全为楷书,唯“宝”字乃作隶书。旋读,光背,铜料精纯,铸工良好,钱币形制为方孔圆钱,延续隋代五铢钱样式。
(注:历史上“封禅泰山”的皇帝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七个。“封禅泰山”是指在泰山之上,筑土为坛、用来祭天,皇帝向天汇报功德;在泰山之下的小山,如梁父、社首等,积土以祀地,皇帝向地汇报功德,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地位)
我藏有一枚纯银钱,币文隶楷书,直径23.7mm厚1.1mm穿6.0mm重3.7克。
后又发现存世还有“乾封通宝”钱。也是有铜,银两种材质,但未见史载,谱载,均是稀罕之品。 我藏有两枚银钱:
一枚纯银质钱币文隶楷书。直径26.1mm厚1.6mm穿6.0mm,重6.29克。
一枚“合银”质钱币文篆书。直径26.6mm厚1.6mm穿6.2mm,重5.89克。
而唐“乾封”时期,是否还铸造发行有元宝形制的“乾封元宝”呢?这个问题更是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话题。
我看见2019-10-13在《网易》平台上有一个“生活技巧集”作者发表过一篇名叫《同名不同年代的中国古钱》一文中说道: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政府第一次以正式的名义铸造年号钱币,即乾封元宝。这个乾封元宝在历史上同样赫赫有名,一是因为其多以白铜铸造,文体精美端庄。二是作为虚值货币(以一当开元十使用),导致商贾不通,在市面上遭到抵制,铸造一年乃罢,因而存世稀少,颇为珍稀。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楚王马殷同样铸行了乾封泉宝,这个一直奉中原为正统的小政权大概是追思前唐,故而铸行此钱。同时作为中原政权所封的天策上将军,马殷还将“天”“策”“天府”等字铸于钱背,唯恐世人不知其所获的殊荣。”
这一段文字说“唐高宗乾封”年间,铸造过“乾封元宝”年号钱。但马殷的这个钱还是称作“乾封泉宝”而非“元宝”。据说有铜、铁两种,铁钱多见,且俱为大钱。且楚国马殷铸造的的那个“乾封泉宝”是一种背穿上下有“天府”二字的铜钱。币文书体风格与文前的唐铸“乾封泉寶”和“乾封通宝”文币风格大不相同。那个“乾封”背“天府”字体笔意直楞楞,书体粗旷,毫无书法家的气派和风范,非常不中看。
存世还见到另一种据说是武则天所铸的“乾封元寶”背面有匹紫燕马的马钱。
关于这种“乾封元宝背紫燕”马钱,有人考证: 选择“紫燕”与“乾封”组成钱文马钱,从紫燕为九雏之一、乾封为武则天助封的角度来看,凤引九雏,紫燕飞驰,天下太平,是暗合的,因此成为它是武则天铸钱的论据。
而也有人考证,此“乾封元寶背马图”钱并非唐铸,实为宋铸“马格钱”。如下图币,系杭州宜和2021年春拍中成交价为RMB 21850。钱币圆形方穿,单缘单郭,铸于宋代。
正面文字旋读为“乾”如图:
“封元寳”;背面文字竖读为“紫燕”,置于穿(马身)上下,马图为左向奔马,凌空腾飞。 为“乾”、“乹”的异体字。它们都是“乹”的异体字,也可读成“乹(干gan)封元宝”。
另外,在“华夏古钱网”还刊有一枚“乾封元寳”图。如下:
多有楷隶之意。“元”字与“开元通寶”中的左挑元相似。具有唐钱的书意。
此为行用钱,圆形方穿,单缘单郭,折三,光背。
但又有的资料说它是五代十国的货币,均缺史料佐证待考。
今年三月,满汀州3月登出一枚隶书背右月牙的“乾封元宝”。直径(29.39-29.65)*厚2.03-2.34mm 8.04g。
我下面要以实物实币说的是一枚为唐铸草书遒劲版的“乾封元宝”折五样币。材质可能是白铜混银的“合银”铸造。
这种谱未载,世间寡见的“乾封元宝”草书遒劲版钱币是罕见之品,但并不代表未铸!我以为理由有以下几点:
1、唐武则天称帝十五年,经历十三个年号,乾封是中国首个年号钱,采用了有多种材质铜,铁,银或银合金(和银)铸造钱币不是稀奇之事。
2、唐时时兴书法。草书、行书等也有长足发展。中国历史上,两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而唐朝是另一个高峰。唐朝有个大书法家“怀素”,亦被称为“草圣”,他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
此钱币文书写风格有相似的韵味,在唐钱中采用草书铸钱也不是鲜事。
3、目前发现的“乾封泉寶”“通寶”“元宝”已有小平,折二,折三形制,唐时铸钱完全可能铸有折五大钱,凑其全形制也是顺理之举。
这枚草书体“乾封元宝”钱直径37mm折五+重16.40克,厚2.4mm币文高0.8mm阔穿8mm。按这个尺寸计算比重在10.0g/cm3左右。材质应是铜银合金质“合银”的。
另外,从币背穿廓平整,光结的形态可以判断为银,因通常铜钱的穿廓因材质流动性不及银而达不到这种等级。另外,钱币的光泽也与青铜不同,裸露处似有鎏金痕,估计这是一枚未铸造发行的样钱,而且是一枚母钱样品,才会如此考究!
您再细看它的币文笔画,所有边缘立面无任何毛刺,笔锋锐利,尤其是
“寳”字上“宀”左侧有雕刻痕,绝对是翻砂铸造成型不可及(“失蜡法”当时也尚未实兴)。
其面文光洁平整,有纵向微锉痕。面直径小于背直径,币面穿口直径大于币背。地章有戳痕,铲痕,都是样币制造遗留的特征。
唐“乾封”年号仅存世两年,估计此钱是一枚未予核准的铸样,容再考。也欢迎同好鉴赏,考证。
我们爱钱,是爱它的古,爱它的美,爱她的书法,爱她的包浆和味道。
对这种传世罕见的钱币样本,我们收藏者该有一种对它穷追不舍,探索未知的精神,挖渠出它的收藏,观赏,历史价值,写出研究论文,是我们的使命,绝对不是为了铺垫自己的收藏,更不是为了出手赚钱。这样珍贵的藏品,不可能再生,丟了,就回不来了。
2023年7月10日撰稿于成都
相关新闻
- 一枚辩识为草书遒劲版的唐铸“乾封元宝”折五合银样币
- 柏雪老公的前妻(柏雪老公)
- 大成基金姚余栋:资本市场形成“科技牛”可以反过来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网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官网
- 茅台集团与武汉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跨越山海三千里,新鲜增城荔枝运抵西安
- 先健科技(01302):IBS?可吸收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系统完成III期临床研究入组
- (成都大运纪事)大运惠民落实处 成都全民健身持续升温
- 废钢半年报:供需双弱格局仍将延续
- 机舱油污过多的滞留
- 【港股异动】香港航天科技(01725.HK)涨10.15%
- 一季度全球折叠手机销量暴增 64% 手机市场萎缩 14.2%
- 新茶饮行业逐步迈入智能化时代
- 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青岛农产品和食品供应链平台成立
- 美国财长:不排除美国存在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 尼日利亚西南部交通事故致20人死亡
- 邱金铭:为“矿”痴迷 跟自己竞争
- 1-5月我省棚户区改造已开工8.42万套
- 第十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 立足社区服务津城百姓
- bobo奶瓶和贝亲哪个好(bobo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