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慢、大热天容易“跳枪”、充电桩少……新能源汽车充电难,这些大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2023年上半年,上海新能源小客车上牌量超过15万辆,创历史之最。与之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正在出现各种各样“成长中的问题”。经过3个多月的调研,上海电力大学的“源”梦未来实践队发现了充电难问题,并试图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
今年6月,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教师共同组成了“源”梦未来实践队,试图为新能源充电难题寻找对策。据介绍,此次调研以闵行区为主要实践区域,覆盖上海市8个区,持续3个多月。调研中发现,车主反映最多的三大问题是——充电速度慢,公共充电桩高温容易“跳枪”以及社区充电桩数量不足。
【资料图】
闵行区宝安新苑业主吴女士说,自己经常“在着急的时候找不到地方充电”,因而耽误工作和生活安排。“我们是老小区,充电桩很少,在小区充电的话需要抢车位,去公共充电站不仅很远,而且充得很慢,要等待。”所以吴女士很多时候只能选择去工作单位充电。
即使找到充电桩,也不意味着就能顺利充满。滴滴司机李师傅说,他经常趁着中午吃饭的时间在吴宝路公共充电站充电,但是这里的充电桩容易“跳枪”,有时候他吃完饭回来发现电没充进去,只能推迟下午的工作。
调研组介绍,“跳枪”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如果充电枪插头过热,就会触发充电桩的热保护装置,出现“跳枪”,即中断充电。这样的情况在高温天气的室外充电桩尤为多发,夏季出现更加频繁。
这些新能源汽车“成长的烦恼”如何破解?“源”梦未来实践队基于专业知识与访谈成果,提出了解决策略。
*学生利用所学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提出基于柔性直流配电的快速有序充电方案,该方案让原本需要40分钟的充电时间,缩短到20分钟内。
*改善充电桩的工艺。大功率快速充电导致的频繁“跳枪”,其原因在于充电电流大和充电时间长导致的温度上升,因此,“源”梦未来实践队采用封闭式液冷的散热方式,即用液冷模块里的冷却液,带走热量。
*建议社区里应逐步实现充电桩设施的科学布局。以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平阳四街坊“美丽家园”综合修缮项目为例,建议在小区改造修缮时,充分利用道路两侧非机动车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小区空地建设更多的电车车位。
*建议推广“私桩共享”充电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专用和自用充电设施向公众开放,实现充电桩利用率最大化。
“源”梦未来实践队提出的这些解决方案将在上海市内商场充电桩、高速服务区充电站开展试点推广。
通讯员 闵轩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
相关新闻
- 充电慢、大热天容易“跳枪”、充电桩少……新能源汽车充电难,这些大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 人才争夺正转向人口争夺!长三角珠三角多地放宽落户学历 青睐技能人才
- 2023全民健身日福州福道健步行活动
- 东体:申花教练和队员伤病情况好转,不至于再从梯队抽调队员
- 长城证券:上半年净利润8.89亿元 同比增105.04%
- 文明家庭受表彰
- 旁海镇:扎实开展法治教育普及行动
- 卡努台风对江苏有影响吗 还要大转弯?台风卡努要去哪儿 基本情况讲解
- 多部门密集喊话房地产:力度更大,储备政策将分批出台
- 简单游qq三国_单机qq三国
- 拼专利拼服务 济南这些领域发展“数”度领先
- 东吴证券:线控转向国产供应链有望崛起,5大维度寻找核心受益标的
- 涉世未深是什么动物(涉世未深是什么意思)
- 筹码理论(筹码理论看不懂)
- 吉林舒兰强降雨造成14人遇难 1人失联
- 直击洪水漫过的吉林舒兰村庄:村民返家重整生活
- 车评头条:奇瑞M16明年上市时可能会被称为奇瑞A4
- 每体:恩里克到来让内马尔希望留队,巴萨也无法承担这名球员薪水
- 北京门头沟区5561名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 突破十多项国内外技术空白 农业智能化助力端好“中国饭碗”